读《庄子》:无用的树和无用的人

3910 admin
刘诗雯世界杯

原文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庄子·逍遥游》)

①樗(chū):臭椿。②本:树干。拥肿:指树干结满粗大的树瘤因而表面凹凸不平。中(zhòng):合乎。绳墨:木匠用以取直划线的工具。③卷(quán)曲:弯曲。规矩:木匠使用的圆规和直尺。④涂:同“途”,道路。顾:回头看。⑤去:抛弃。⑥独:难道。夫(fú):那。狸:狸猫。狌(shēng):黄鼠狼。⑦卑身:使身卑,伏低身体。伏:潜伏。候:等待。《说文》:“候,司望也。”敖(áo)者:出游的(动物)。⑧跳梁:即“跳踉”,跳跃,窜上跳下。辟(bì):躲避。这个意义后来写作“避”。高下:高低。⑨中(zhòng):击中。机辟(pì):捕兽器。辟:一种捕捉鸟兽的工具。罔罟(wǎng gǔ):用来捕捉鱼鳖鸟兽的网。罔:同“网”。⑩斄(lái)牛:旄牛。〔唐〕成玄英疏:“斄牛,犹旄牛也。出西南夷,其形甚大。山中远望,如天际之云;薮泽之中,逍遥养性。”若:好像。垂天:指天边。《说文》:“垂,远边也。”这个字又写作“陲”,《广韵》:“陲,边也。”“垂天之云”意思是天边之云;天边降行云,有遮天蔽日之感。⑪何:为什么。树:树立,栽种。无何有:什么东西都没有,是说空旷至极。乡:地方,处所。莫:通“漠”,广大。⑫彷徨乎:悠闲自得的样子。⑬逍遥:联绵字,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寝:睡觉。⑭夭:短命,早死。斤:古代一种砍削的工具,类似于后代的镢、锛等。不夭斤斧:不夭于斤斧,不被斧头锛子等砍伐而短命。⑮物无害者:无论什么事物都没有伤害这树的。⑯无所可用:没有可以使用的地方。⑰安:哪里。所困苦:受到折困疾苦的地方。安所困苦:哪里是受到折困疾苦的地方,意思是怎么会受到折困疾苦。

译文

惠子对庄子說:“我有一棵大树,人们把它叫做樗。樗树的树干结满粗大的树瘤因而表面凹凸不平,它的树枝弯曲扭结,木匠要用绳墨规矩加工它,根本就没法下手;所以要是把它扔在路上,木匠经过时都不会回头瞧上一眼。如今您的言论,宏大却没有实际用途,是社会大众都要抛弃的。”庄子说:“您难道没见过那些狸猫和黄鼠狼吗?它们伏低身体潜伏着,等待出游的动物;它们异常迅捷地四处奔跑,上窜下跳,不用回避高低。最终落入捕兽的机关,死在猎网里。如今那旄牛,其巨大仿佛天边之云。这种动物能算得上巨大了,却没有能力抓老鼠。现在您有那么大的一棵树,却忧虑这树没有什么用处。为什么不把这树栽在空无一物、广阔无垠的旷野里呢?人可以悠闲自得地在树下无所作为,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在树下安卧高眠。(这树既然不成材)也就不会被斧头锛子等砍伐而短命,无论什么事物都没有伤害这树的。当人们觉得它一无所用的时候,它又怎么会受到折困疾苦呢?”

读后感

惠子提出的命题是:言论或者思想,应该是对现实社会有实际用途的。庄子的言论宏大广博,可是距离现实生活太远,结果必然被社会所抛弃。庄子反驳惠子的观点,从无用之用的角度,说明人的生命并非只是用来消耗在纯物质的追求和占有上,对生命意义的认识可以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看法。比如那棵在匠人眼里毫无利用价值的大树,遮天蔽日,不是恰好可以与无意于追逐功名利禄的无为之士相互陪伴、共享悠闲自得、无拘无束的快乐吗?人和树,都因其无用,而得终天年,享有生命的本真。唐代成玄英对这段文字的旨趣有很精彩的阐发:“不材之木,枝叶茂盛,婆娑阴映,蔽日来风。故行李经过,徘徊憩息,徙倚顾步,寝卧其下。亦犹庄子之言,无为虚淡,可以逍遥适性,阴庇苍生也。”

在庄子看来,极端功利主义的社会是毒药,使人的生命完全被现实的物质利益所束缚,在有限的生命过程中,受尽功名利禄的荼毒,最终撒手人寰,重新赤条条地归于尘土。而活着的人依然用纯功利主义的眼光看待自己、评判他人,挣扎在纯功利主义观念所设定的生活节奏和生活内容中,结果完全扭曲了人性的本来面目。庄子帮助人们破除了纯功利主义的迷障,让人们意识到生命的另一种景象。这是庄子留给后人的一份值得珍视的精神财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携程美食林】北京北京烤鸭哪里吃 揭秘返利算法:揭秘商家如何精准计算返利,消费者如何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