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东方“好莱坞” 青岛为什么“能”?

5368 admin
刘诗雯世界杯

海上有青岛,心中无红尘

青岛

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

位于北纬35°附近

正是地球最宜居的黄金地界

山入海中,海侵山下,大雾起时,有如水墨国画。摄影师@徐堃 摄

来看!“天然摄影棚”的独特气质

“青山绿树,碧海蓝天,中国第一”

“楼阁倚山临海滨,碧波浩荡通天边”

是康有为给予青岛的评价

1923年,他迁居于此

康有为故居“天游园”已经成为“文化青岛”的重要地标

康有为故居

今日青岛有别其他齐鲁之地

既有包容的孔孟之风

隐藏着最纯粹的传统中国精神秩序

又具备开放的城市胸怀

加之风格各异的万国建筑

想是昔日海纳百川的气质与特定的历史积淀传承而来

使得这个城市能够按照自己的脉络顽强地滋长着个性

青岛的魅力

难以言状、不胜枚举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眼前有海,身后有山

红墙伸展、梧桐成荫

都向外展示着绰约典雅的迷人风姿

500米高空航拍灵山岛全景。新华网发 李继三 摄

山入海中、惊涛拍岸

是中国海岸线第一高峰——崂山

未雨而云,先日而曙,若有灵焉

是中国北方第一高岛——灵山岛

山、海、湾、滩、岛等自然景观

多层次的城市人文景观

对文旅尤其是影视文化产业发展而言,

无疑具有绝对的先天优势。

青岛作为天然摄影棚,

吸引着越来越多影视剧组取景拍摄。

来看!世界“电影之都”的美好蓝图

青岛与电影之间已有百年不解之缘

最早放映影片的中国城市

中国现存最早的商用电影院

中国人经营的第一家电影院

拍摄最早的中国纪录片

中国的第一部有声影片

可见,青岛有着深厚的电影文化底蕴和发展土壤

青岛五四广场及周边景色。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2017年11月1日

青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电影之都”称号

也是中国首个“电影之都”

这是青岛面向世界、扩大开放的崭新名片

顺势而为,乘势而上

青岛进一步抓住机遇

把电影及创意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2018年11月

《山东省影视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年)》发布

确定将以青岛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为龙头

辐射带动一批主业明显、特色鲜明的影视产业园区

形成“1+N”影视基地(园区)布局

作为青岛“电影之都”的重要载体

青岛西海岸灵山湾——这座崛起的影视新城也有全面的谋划

2022年7月13日

西海岸新区印发《青岛影视基地高标准建设行动方案》

对青岛影视基地高标准建设进行梳理

明确“东有灵山湾,西有藏马山”目标

辐射带动周边全域发展、联动泛影视生态一体发展的产业布局

在此指引下,西海岸新区正不断集聚影视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

进一步推进“影视之都”城市名片建设

青岛西海岸新区航拍的灵山湾海岸

来看!“中国科幻电影摇篮”的黑科技

心有明珠,山河明媚

青岛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的规划和发展

乘上中国影视行业工业化升级的东风

展现出“大鹏展翅”之势

无人机拍摄的青岛东方影都。新华社郭绪雷 摄

被称为“西海岸荒滩上崛起”的总投资500亿元的青岛东方影都

2018年开业运营以来

40个世界顶级摄影棚相继投入使用

这里有全球最大的1万平方米单体摄影棚

这里有全球唯一的室内外合一水下影棚

这里有占地近2万平米的全流程数字影音中心

这里有国内首套微米级别超高精度面部扫描系统“穹顶光场”

这里还有与阿里旗下ZREAL帧享及一点四刻合作

引入的第三代LED虚拟拍摄系统

在“硬科技”层面,青岛可比肩国际最高标准

全球最大的1万平方米单体摄影棚

此外,亚洲最大的数字科技影棚项目——影视虚拟化制作平台

为《流浪地球2》《独行月球》等提供前期实施预演服务

开创了国内电影整片进行虚拟拍摄的先河

就此而言

青岛已经具备“世界造梦工厂”的电影重工业“生产线”

也成为孕育中国科幻电影的摇篮

来看!全产业链条“影视+”的生态版图

在先进硬件及技术基础之上

东方影都还建立起全链条全要素优质影视供应商联盟

涵盖道具、服装、特效等领域

其中影视置景道具制作专家钟剑伟和他的永誉传媒落户于此

《流浪地球2》里的太空电梯外景

以及“歼20-C”“黑鹰”战机都是出自他和团队之手

国内知名影视制作人黄宝荣创立的宝荣宝衣

在这里完成电影《满江红》的数百件道具及部分置景

国内成立最早的实体特效公司希娜魔夫

参与“流浪地球系列”《独行月球》《金刚川》等特效制作

海好影视完成《流浪地球2》中的月球基地、空间站等置景工作

还有国内高端GK模型上做得最好的团队之一末那工作室

提供DIT工业化拍摄全流程服务的三界影业等

2023青岛影视周中展出的流浪地球系列电影道具。新华网 陈延特 摄

大咖云集,异彩纷呈

“硬科技+全要素”产业生态

满足从剧本预演、拍摄到后期制作的整个工业化生产流程需求

截至目前,东方影都累计入驻影视全产业链企业800余家

包括华谊兄弟、英皇娱乐、耀客传媒、墨镜天合等头部企业

目前入驻企业以每年150多家的速度推进

接待剧组300余个

电影票房总产出超过230亿元

2023青岛影视周“科影未来”融合体验展。新华网 陈延特 摄

群英汇聚,共绘蓝图

4月6日-9日

2023青岛影视周盛大举行

这是一场着眼于青岛数字文化之城、影视产业之都建设的盛会

为讲好“青岛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搭建起一个绝佳的国际性舞台

青岛正在世界电影版图上清晰地刻下自己的徽章

“影都”将成为这座城市闪亮的名片

来看!青岛国际大都市的崛起之路

科技的进步和工业水平的提高

为青岛打造“电影之都”提供了坚实基础

更从深层次回答了“青岛为什么能建成东方‘好莱坞’”这一问题

向海而生、向海而兴

青岛早已踏上了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征程

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青岛,在地缘上有着独特的优越性

青岛是中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

也是欧亚陆上交往的桥头堡

具有辐射内陆、连通南北、面向太平洋的战略区位优势

2022年1月,《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2021-2035)》中

提出支持青岛以更高水平“搞活一座城”

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统领

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同年11月

《中共青岛市委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议》

明确到2035年,基本建成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蓝图令人鼓舞,使命催人奋进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建设国际大都市的内核驱动力

十八大以来,青岛深入推动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

把壮大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

加快打造重点产业链

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新能源汽车、食品饮料等产业集群规模超千亿

一汽大众、芯恩、京东方等重大项目落地投产

“四新”经济、海洋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均突破30%

此外,青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一批“国字号”研发平台加快推进

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等

这些“国之重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经济强则外贸强,外贸稳则经济稳

作为经济韧性和潜力的“晴雨表”

青岛外贸成绩单更加夺目

2021年,青岛货物进出口总额8498.4亿

意味着青岛外贸一年间连续跨越7000亿、8000亿大关

2022年则突破9000亿元大关,达9117.2亿元

实现历史性大跨越

繁忙的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新华社李紫恒 摄

稳中有进向好,乘风破浪向前

2022年山东省GDP总值87435亿元,稳居全国第三

其中,青岛市生产总值为14920.75亿元

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9%

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

开放、进取、包容的青岛

已经找到稳步前进的节奏

青岛东方影都通往星光岛的珊瑚贝桥。 新华社李紫恒 摄

九万里风鹏正举

青岛打造“东方好莱坞”志在必得

但青岛的“雄心”从这里才初见端倪

谋变、求变、嬗变的青岛正以蓬勃之势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迈进

(文/新华网 黄海荣)

【纠错】

【责任编辑:黄海荣

如何关闭微信搜一搜?简单的6个步骤即可关闭! 根除芦苇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