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二战时期的“东京大轰炸”是人类战争史上最大规模的空袭?
1944年底,李梅完成了对德国人的二十个月的轰炸,他又挑起来一副担子,那就是跑道太平洋这里,去给日本人松松筋骨——轰炸日本人。
俺喜欢这个任务。
至此日本人的厄运就来了,这就是著名的李梅火攻。
对日本人的轰炸
其实轰炸日本人这事,早在1941年的日本人偷袭珍珠港之后,美国人就干过,只不过那个时候,象征意义更加多一些而已。
毕竟你日本人炸了美国人,美国人一个反应都没有也说不过去。
此后的两年多的时间里,美国人没有在对日本人进行过任何一次轰炸。
直到美国人成功研制出了B29轰炸机之后,美国人才有了对日本进行轰炸的底气,一个是这家伙飞的高,还快,日本人的小飞机压根就追不上,更别提靠近了。
在李梅还没有接受任务的时候,美国人使用了B29对日本进行了一次轰炸,说实在的这次效果很不好。
六十八架轰炸机,从咱家的地盘上起飞,目标是干掉日本的八幡钢铁厂,结果只有四十七架飞机完成了任务,其中有一架被日本人给炸了下来,所以任务效果相当不咋地。
毕竟这次轰炸的距离过远,美国人只能携带少量的炸弹,多带汽油来完成任务。
这不后来尼米兹上将对日本实施了跳岛战术,从而占领了玛利亚纳群岛,硫磺岛这些地方之后,近距离轰炸日本四个小岛,这就成为了可能。
而李梅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接受了任务。
通过研究,李梅发现了一个现象,按照欧洲那种轰炸套路来对付日本,似乎是不成的。
因为日本压根就是个海岛,在这个海岛的上空位置,如果按照欧洲的标准就得在十千米的高空进行轰炸,但这个位置轰炸机就要面对每小时三百二十二公里的风照顾。
显然投下去的炸弹,会被风刮跑的,这也是为什么之前的轰炸没有收到很好效果的原因。
既然太高了不行,那只能降低高度,可是降低高度之后,日本人的防空炮就要够到轰炸机了,这很不好。
“白天他们能看见,那么咱们晚上搞他好了!”
好吧,显然普通人的思维是追不上这位的,于是美国人开始对日本的轰炸。
为了轰炸起到效果,李梅使用了燃烧弹,而为了装下更多的炸弹,他把所有的机炮包括弹药全从飞机上丢了出去,他的轰炸机不需要这些东西,在李梅看来B29的速度就是最好的保护伞,机炮?太占地方了。
当然这还不算什么,为了能装下更多的炸弹,李梅还严格计算了汽油的使用量,严格控制飞机装的汽油。
于是在这种调整下,三百架B29的装弹量居然增加了一倍,牛叉吧!
一切准备就绪,李梅命令他的轰炸机编队,将轰炸高度调整到了1.5公里的高度。
好吧,相比之前的轰炸高度10公里,这是在开玩笑吗?
李梅告诉飞行员:“日本人夜间的防空,很弱的!”
于是在1945年二月二十三号到二十四号,日本东京接受了第一次轰炸。
174架轰炸机轰隆隆的开向了日本,好吧,这次轰炸之后,日本东京2.56平方公里的土地烧没了。
“效果不错!”
说道这里估计有很多人要问了:“美国人为嘛轰炸东京呢?炸那些个厂子不是更加的好吗?”
您这想法太天真了,原因是日本说是完成工业革命,其实他就是打一个过去的手工作坊,变成了一个自动的手工作坊而已。
大量的军械零件,都是来自于民间的这种手工坊,而日本人的厂子只是负责将这些配件收集起来,然后进行组装而已。
您要知道整个日本其实到了二战中期的时候,很多工业领域已经被自身的战争所连累消失掉了,更多的企业和这些个手工作坊转变成了为军工服务的地方。
炸掉这些个为工厂提供配件的手工作坊,其实就如同炸掉了这些军工厂的命脉是一样的。
好咱接着说
到了1945年三月九号,李梅又组织起一波334架轰炸机,打关岛这块直扑东京的行动,这回是地毯式轰炸,两千吨燃烧弹丢了下去。
死亡人数超过了八万,一百万人打东京这块撤离,跑回了日本的乡下,进一步的削弱了日本军工方面的能力。
这次轰炸结束后,不到三十个小时,317架轰炸机又光临了日本的名古屋。
接着就是13号的大板,跟着就是16号的神户。
于是在接下来的四五六三个月里,日本的各个城市都遭遇到了美国人轰炸机的光顾。
而日本的东京,在第一次轰炸之后,五月初又接受了三百架轰炸机的光顾,五月底五百架飞机又来一次扫底的行动。
结束之后,您也能感受到整个东京变成了什么样子。
当然美国人在轰炸之前,就像日本人发下了宣传单,明确的告诉他们,赶紧走,之后俺们要轰炸这里。
咋说呢?二战后期,日本人吼出了要一亿玉碎,那会美国人都不知道他们家原子弹能不能出来。
所以美国人要真看到了日本人要一亿玉碎,他们的打算就是用轰炸机一遍又一遍的炸日本人的城市,也不着急进攻。
因为在美国人的盘算中,日本人的粮食也就撑个两三个月的时间。
所以结果大家伙都是能体会到的,别的不说,先炸个半年,来个开胃菜瞅瞅。
结果原子弹出现了,两蘑菇种下去之后,日本人立马怂了。
所以说其实是原子弹救了日本人,要是没有原子弹的话,接下来的战斗日本人压根就承受不起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