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给我们留下“僰人悬棺”谜团的民族藏在哪里?
悬棺葬地周围,还有许多僰人岩画。画面、色泽清晰可辨,多为砂彩绘,均用较原始的平涂技法,线条粗犷,形象生动,题材多样。其作用,或为部族徽记,或为安慰亡者,反映了行悬棺者的宗教信仰和精神世界。
丘北僰人洞穴葬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的僰人后裔没有继续传承悬棺这个最关键的僰人文化。但村里家家户户都有一个高约30厘米、直径40厘米的木质鼓状祖棺,里面装着一些代表先祖灵魂的金属铜片。村民平时将祖棺隐藏在一个高而隐蔽的地方,祭祖时取出供后人祭拜。当年僰人战败逃亡,不可能携带笨重的棺木同行,也不可能再继续悬棺文化,何况丘北一带又缺乏摆放悬棺的崖壁。于是,便将葬俗改为没有尸骨,只有灵魂;没有悬崖,只有洞穴,但仍能使祖先灵魂象征物和传递的灵魂象征物世代保存。
丘北僰人属洞穴葬,不将死者的尸体入棺行葬,不看坟地,不择吉日,不筑坟堆,不立墓碑,更没有祖坟,而是取死者的"灵魂"入祖行洞穴葬。一般在死者行将咽气的时候,由族长取一块薄铜片迅速在死者脸部上方剪一幅宽约4厘米的半身侧像,刻上眼鼻口。这一过程称"取灵",剪的铜片像就是死者的"灵魂",俗称"灵魂片"。为了保持死者跟后代"血肉相连"、"世代相传"的关系,"灵魂片"要醮染孝子的指血,然后由孝子妥善保管,待到祭祖时交给族长入祖,实行洞穴葬。
洞穴灵魂葬和悬棺葬一样带着神秘气息,祖棺是僰人神圣的"圣物",外人不许观看和移动,由家族中最有威望的族长负责管理,存放祖棺的地点也只能是族长一人知道的"机密"。存放祖棺的地点是天然洞穴,存放祖棺之前,崖穴内的土壤要全部掏擦干净,安放好祖棺后,洞口要封好,以免被外人发现后移动和破坏。丘北僰人认为:祖先的灵魂只有不被外人观赏,不遭日晒雨淋,才能安宁。祖棺只有脱离土壤和大地,灵魂才能顺利进入天堂。僰人这一奇特的葬俗源于何时,没有文字记载。丘北僰人洞穴葬从棺内灵魂片氧化程度看,约有500年左右,这与古代僰人悬棺葬终止的年代和丘北僰人洞穴葬形成的年代基本吻合。
玩转云南近期线路推荐:
本图文部分来源于网络,由玩转云南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协商,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代小丫
玩转云南——外省人到云南旅游的掌上宝,云南人生活的百科全书。生活在云南,每10个人就有7个关注,订阅我们,了解更多资讯,或关注《玩转云南》微信号:wanzhuanyunnan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