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的“二郎神”杨戬为什么与北宋奸臣杨戬同名?
古代小说《封神演义》的“二郎神”叫杨戬。由于《封神演义》的知名度较高,民间广泛接受了“二郎神叫杨戬”的设定。但了解历史的朋友们应该知道,北宋末年有个大奸臣兼宦官也叫杨戬。那么《封神演义》的“二郎神”为什么与北宋奸臣同名呢?本鬼接下来说说一家之言。
根据已知史料和考古发现,“二郎神”的雏形是四川地区的“李二郎”,其出现时间可追溯到唐末五代。北宋建立后,“李二郎”出于各种原因开始传播到四川以外,出现了“赵二郎”。北宋末年,“李二郎”与“赵二郎”融合成了“二郎神”,宋徽宗在政和八年封二郎神为“昭惠灵显真人”。
因为得到了朝廷的承认和封号,再加上“二郎神为民除害”的形象确实受百姓欢迎,所以“二郎神”传说在北宋时期迅速扩展到全境,连辽和西夏都受到了影响。然而随着传播范围越来越广和知名度越来越高,很多人开始对“二郎神”传说进行再创作,导致“二郎神”与奸臣联系起来。
展开全文
宋徽宗的北宋朝廷可谓“众奸盈朝”,宦官杨戬就是其中之一。据说杨戬贪得无厌,经常搜刮地皮,侵占老百姓的土地,搞得民间怨声载道,苦不堪言。但依仗宋徽宗的宠爱和自己的权势,没有人能制止杨戬残骸百姓的行为。无奈之下,老百姓只能在口头上讽刺和批评杨戬。
当时百姓会专门用一块好地修建供奉二郎神的庙宇,二郎神也就有了土地神的职能。正因如此,老百姓便将杨戬称为“二郎神”,以此讽刺他是“刮净地皮的坏神仙”,有点类似于现在网上有些人将日本制造业称为“仙人”。随着这种反讽流传,“二郎神”与杨戬就这么联系在一起了。
明朝初年,“杨二郎”的传说开始迅速传播并逐渐成为“二郎神”的主要人设。于是“杨二郎”与北宋百姓“杨戬是二郎神”的反讽逐渐融合,最终在《封神演义》合二为一,《封神演义》的“二郎神”就与北宋奸臣杨戬同名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