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究竟是什么意思
量子概念的提出和量子力学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现代物理学的巨大进步,并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那么到底什么是“量子”呢?
定义
量子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简单来说,量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是能量、角动量等物理量的最小离散单位,它具有波粒二象性。
在微观世界中,许多物理量的变化不像在宏观世界中那样是连续的,而是以不连续的、一份一份的形式存在,每一份就被称为一个量子。
例如,光就是由一个个叫做光子的量子组成的,光子就是光能量的量子化表现,它的能量是不连续的,只能是某个基本单位的整数倍。
历史渊源
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为解决黑体辐射问题,提出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能量与频率成正比,即,其中为普朗克常数。
这一假设打破了经典物理中能量连续的观念,标志着量子概念的诞生。随后,爱因斯坦在解释光电效应时,提出光本身就是由一个个具有能量和动量的光子组成,进一步深化了量子的概念。
特性
量子化
这是量子最基本的特性,即物理量的取值是离散的、不连续的。如电子在原子中的能量只能处于一些特定的能级上,不能取任意值,电子从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时,吸收或释放的能量也是量子化的。
波粒二象性
量子既具有粒子的特性,如具有确定的位置、动量等;又具有波动的特性,如能产生干涉、衍射等波动现象。
比如电子,在一些实验中表现出粒子的特性,像在撞击屏幕时会形成离散的亮点;而在另一些实验中,如电子双缝干涉实验中,又表现出波动的特性,会形成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量子纠缠
是量子的一个奇特特性,指两个或多个量子之间存在一种特殊的关联,无论相隔多远,当一个量子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另一个量子的状态会瞬间发生相应变化,这种现象被爱因斯坦称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
例如,处于纠缠态的两个光子,当测量其中一个光子的偏振态时,另一个光子的偏振态会瞬间确定,即使它们之间相距很远的距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